首页 太阳与雄狮 书架
设置 报错 书页
A-24A+
默认
第十二章 二敌勾结?(1 / 2)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就在哈桑还在与也门总督勾兑的时候,公文已经快马加鞭地送到伊斯法罕,易卜拉欣毫无心理准备地得知也门出事了,在短时间内接到关于同一件事的两份报告让他下意识地认为事态已经发展得很严重了。

他不愿放弃也门,派遣援军自然是唯一选择。

万王之王自我感觉良好,原先在安卡拉会战中遭受较大损失的步兵已经补充完毕。虽然规模变化不大,但对训练和装备的投入又加码了——单是每周的实弹射击训练就能让欧洲的所有君主都大呼奢侈。

不过严苛的训练强度等变化仅是对这些与万王之王朝夕相处的“近卫”而言的,驻守外地的部队还是一切照旧。

骑兵和炮兵则是喜迎扩张。“沙赫之友”一下增至15个团,足足翻了一倍还不止,炮队没有这么夸张,重炮数量的增加很有限,更多是有大批工兵被编入炮兵团千夫长的麾下,更加强化重炮炮队的攻坚能力。

这些还仅是驻扎在首都的受薪部队,若是放眼全国还有各红头部落、辅助骑兵及其他地方部队,账面上听从底万调遣的武装人员全部相加可有大概将近二十万——这大概是当下天方世界规模最庞大的武装力量。这就是易卜拉欣自信的资本,说震撼就震撼,没什么好谦虚的。

那么他打算抽调多少兵马用于平定栽德派作乱呢?人数太多不好,在山地大概是施展不开的,最好就是派遣几千精兵再辅以本地兵马就足以拥有对部族武装的军事优势了。

易卜拉欣很快打定主意,从常备军中抽调精锐步军、马军各五千凑个万把人,并且批准总督上奏的“将顺从臣服的也门部族纳入辅助军”的建议便于援军调走之后的善后。

平定也门山区还需要政治与军事手段同时并施,利用各部族之间的矛盾确保他们无法团结一致地反抗底万,并伺机削弱栽德派伊玛目的控制力——若是能将也门什叶派替换为官方的十二伊玛目派就再好不过了!

“罢了,能让沿海的逊尼派皈依正道就难能可贵了。”他稍稍估算所需成本和可能的连锁反应,打了退堂鼓。

根据总督的报告,当前也门地区可谓是百废待兴,稳定了政治秩序之后就该投入也门的经济了。在易卜拉欣看来,这里的农业条件可比阿富汗斯坦强多了,把水利修起来就是阿拉伯半岛的种植业领头羊,不仅能实现食物的自给自足还能输出经济作物呢,最好能把阿比西尼亚咖啡的占比降到一半以下。

修缮水利设施、扶助农业生产所需的款项不会是小数目,但他很有把握说服财政维齐尔从结余中为也门的发展增拨钱粮,这是笔看得到收益的投资。

然而这一切都是后话,救济在粮荒中挣扎的也门人一事已经火烧眉毛了,总督报告称:“臣已经派遣商船出海至各地收购赈灾粮,然而限于地方财力,仍有不足,故请求底万为也门灾情拨款,以便收取民心、平息暴乱。”

“今年的日子不太顺啊。”易卜拉欣心中感慨一句。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首页书架报错推荐

报错